燃油车末路:汽车行业谁主沉浮?
未来新能源车主导是大势所趋。首先,技术创新上,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成熟,燃油车行业技术创新投入减少,导致其竞争优势丧失。其次,政策层面,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新能源汽车,而对燃油车政策支持减少。再者,市场需求转变,消费者环保意识增强,更倾向于环保、节能的新能源汽车。
智库君:特斯拉的国产,会对燃油车市场带来冲击吗?这对整个汽车行业而言,意味着什么? 郑赟:不会有大冲击,从销量上来看,整体还是燃油车为主,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会因为特斯拉的加入更为乐观,更容易达到原本较为激进的新能源市场目标。同时,在场景化自动驾驶等新领域,会促进整体市场的重视和布局。
新能源汽车谁主沉浮,一目了然。 新能源汽车有超越燃油车之势 五年间燃油车销量下降23% 新能源汽车销量上升434%2022年已过半,受制于疫情多点散发、芯片供应不足、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燃油价格持续走高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中国车市依旧承压下行。
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光有眼睛能看到的,还有看不到的地方,都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除了车辆本身所需要具有一定的技术和装置外,还需要除道路之外的网络环境所给予的支持。比如,卫星定位、基站检测、通讯环境、大数据系统、云计算网络等。
固态电池来袭,新能源车将何去何从?
总结:固态电池将重塑行业格局,但现有新能源车仍具过渡价值,燃油车则需通过电气化转型避免边缘化。技术、市场和政策的三重变量下,产业链各环节需动态调整战略。
从技术发展角度看,固态电池最快2028年量产,当前处于“过渡时间”。车企正在通过材料创新,像采用硅基负极、高镍正极等方式来优化液态电池,提升其能量密度与安全性,延长液态电池的生命周期。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日常通勤距离较短,现有的新能源车已能满足使用需求。
固态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续航焦虑和储能成本瓶颈的终极解决方案,已成为全球科技与资本角逐焦点。2025年开年,从车企到电池制造商等各方围绕“终极电池技术”的争夺战全面打响。其核心优势明显,具备革命性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循环寿命。
那些被严重低估的新能源车
一些被低估的新能源车: 沃尔核材:目前股价为20元,市净率为25,被低估0.35。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充电枪和高压线束的研发与销售,其直流充电枪产品在我国市场享有高声誉和市场份额,具有市场优势。 工业富联:目前股价为52元,市净率为63,被低估0.46。
一些被低估的新能源车:沃尔核材 现价20,市净率25,低估值0.35 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所从事的业务是电动汽车充电枪以及车内高压线束等的研制与营销,经过不断发展现如今公司直流充电枪产品已在我国市场当中具有高认可度与高占有率,拥有市场竞争优势。
进入新能源时代后,日系品牌在纯电动车的开发上一直跟不上节奏。这就给人一种错觉,日系的纯电动车很拉垮,买纯电动车时几乎不会考虑日系品牌。但是如果我们冷静一点,仔细鉴别,会发现也有一些日系电动车的精品因为大家的传统印象而被低估甚至“错杀”。是的,这次我想说的就是东风日产ARIYA艾睿雅。
大众 ID.6 CROZZ 属于中大型 SUV,售价其实相比较其它的相同尺寸的新能源 suv 便宜很多——主销的 pro 版本指导价在 28 万。想想看,大众自家的油车中大型 SUV 途昂起售价都要去到 30 万,增程式的理想 ONE 也卖到 35 万,问界 M7 起售价更是超越 30 万。
长安汽车被低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市场认知偏差: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行业竞争的加剧,市场对长安汽车的部分业务和发展战略存在误解或过于悲观的预期。
华域汽车估值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行业周期性影响:汽车行业整体处于波动周期中,特别是传统燃油车市场的增长已经放缓,而新能源汽车的转型又带来了技术和供应链上的诸多变化。作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华域汽车的业绩与主机厂订单紧密相关,市场可能因此低估了其应对行业周期波动的能力。
2025中国【产能过剩】的行业会有哪些?
年中国可能产能过剩的行业包括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空调、工程机械以及部分传统制造业和新兴产业。以下是对这些行业的详细分析:已出现产能过剩的行业 光伏行业 现状:中国光伏组件的产能已超过全球需求的197%,产能利用率仅为44%。2023年中国光伏组件产能约为国内需求量的4倍,全球需求量的近2倍。
另一方面,合资车企产能过剩明显,如上汽大众2024年产能利用率降至约55%,约100万辆产能闲置;北京现代产能利用率长期低于30%,神龙汽车武汉工厂部分生产线闲置多年。
截至2025年7月,中国多晶硅产能过剩率超60%,全行业面临价格与库存的双重压力,中小企业现金流风险尤为突出。 产能与需求失衡 中国多晶硅年产能达336万吨,占全球总量超95%,但年有效需求仅130万-177万吨,产能过剩约200万吨。
DLE东莞华南锂电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哭穷,究竟谁把钱赚了?
上游锂矿企业利润暴增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的锂矿企业,由于原材料价格的暴涨,实现了利润的飞速增长。根据多家上市锂矿企业的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业绩普遍上涨。例如,天齐锂业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6亿元至11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10倍;赣锋锂业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72亿元至9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倍。
在DLE东莞华南锂电展上,来自全球各地的新能源企业齐聚一堂,共同展示最新的技术成果和产品创新。展览面积高达6万平方米,吸引了超过1200家企业参展,专业买家数量更是达到了6万人。这一盛况不仅反映了新能源产业的巨大市场潜力,也彰显了业界对于新能源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总结 加快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重塑能源消费生态、推动能源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历史性转变、推进化石能源清洁化、鼓励多种能源协同互济以及发挥DLE东莞华南锂电展等平台的推动作用,可以逐步构建起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为实现“双碳”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5年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1、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如下: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与消费者接受度提升: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将逐年提高。预计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新能源汽车将更加普及。技术创新与电池技术重大突破:电池技术将取得显著进步,包括提高能量密度、降低成本、加快充电速度和延长使用寿命。
2、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5年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以下特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全球销量高速增长:预计未来5年内,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持续高速增长。到2030年,电动车可能占到全球新车销售的40%左右,显示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中国市场领先地位:中国市场将继续保持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
3、新能源汽车方面,技术创新将不断推动其发展。电池技术会取得重大突破,续航里程大幅提升,充电时间大幅缩短。氢燃料电池汽车也有望实现更广泛的应用,解决续航和加氢难题。智能网联功能会更加完善,车辆能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政策支持力度依然强劲,购车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会继续鼓励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
4、五年后中国汽车在地域上可能会呈现出更加均衡且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传统汽车产业发达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会继续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高端车型研发制造等方面保持领先。
5、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将会越来越长。目前,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已经可以达到几百公里,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将会越来越长,这也将会进一步促进电动汽车的普及。 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将会越来越短。